【碧海年年,试问取、冰轮为谁圆缺】古诗名句追查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8-02-09 11:01:07
学习古诗能够增强大家的文化底蕴,还能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,大家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要掌握其写作背景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【碧海年年,试问取、冰轮为谁圆缺】古诗名句追查,希望大家能够认了解这篇诗句的写作背景。
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《琵琶仙·中秋》
碧海年年,试问取、冰轮为谁圆缺?吹到一片秋香,清辉了如雪。愁中看、好天良夜,知道尽成悲咽。只影而今,那堪重对,旧时明月。
花径里、戏捉迷藏,曾惹下萧萧井梧叶。记否轻纨小扇,又几番凉热.。只落得,填膺百感,总茫茫、不关离别。一任紫玉无情,夜寒吹裂。
赏析
“碧海年年,试问取、冰轮为谁圆缺?”在苍茫的夜色中,作者抬头仰望天空,中秋月圆,其景何其美好;然而他却触景生情,发此疑问。通过此句,我们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凉:日月轮回不断,春花秋月年年,这些都只会令他徒增烦恼;是因为佳人不在,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?“吹到一片秋香,清辉了如雪”,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,带来一阵芬芳;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,如同冰雪一样寒冷。此句是写景,却是寄情于景,情景交融,寒冷的是清辉还是他那颗受伤的心?回想往昔,那“一生一代一双人”,曾经花前月下,欣赏这良宵美景,“记当时,垂柳丝,花枝,满庭蝴蝶儿。”只影而今,物是人非,在这如同旧时的明月下重拾往事,只会令他“填膺百感”。
词的上片写现实,现实是充满了悲凉,其情之苦,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灵。用“冰轮”喻明月,用“雪”喻明月的清辉,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。“只影而今,那堪重对,旧时明月。”此句道出了作者“尽成悲咽”的缘由:原来是故人不在,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;然而“明月不谙离恨苦”,偏要打动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,叫他情何以堪。
下阙写词人仰望明月忆及往事。“花径里、戏捉迷藏,曾惹下萧萧井梧叶。”明月下,芳丛里,词人与心上人嬉戏,游玩,虽然并未着墨描摹具体情状,而梧桐叶的缓缓飘落中,纵情的欢笑声,亲昵的嘶闹声,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闻,其人之天真烂漫,其情之亲密无间,已不言自明,词人对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恋,直抵人心深处。只是光阴荏苒,轻纨小扇轻摇又摇走了几番寒暑,去者不可追,如今只剩下词人中宵独立,“填膺百感”,而明月还是当时的明月,清辉未减分毫。中秋月光照耀,本该是众家欢聚之时,容若心中却荒凉如大漠。吹裂紫玉萧也难散愁心。
创作背景
词作乃中秋月下,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。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(1678)中秋。这年春天,纳兰妻卢氏病故。
【碧海年年,试问取、冰轮为谁圆缺】古诗名句追查大家已经阅读过了,希望大家在学习古诗前能够认真追查其写作背景,这样才能轻松学好古诗。
热门资讯

-
适合女生报考的几大专业,稳定体面还有钱你怎么看
2018-11-08 -
★2019年成都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
2018-11-07 -
2018-2019学年四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补考时间安排
2018-11-07 -
★2018年四川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6 -
★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4 -
★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4 -
★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4 -
★2018年四川农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4 -
高考生报考关于复读和专科怎样决择
2018-11-02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