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新教师必需理解的不等式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9-23 18:09:45


老师的职责就是解惑,让学生明白知识点,但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等式,这些不等式时老师需要注意的。学大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新教师必需理解的不等式这篇内容,老师要看看是否理解了这些不等式。

一、撰写教案≠认真备课

在常规教学中,大多数新教师都想做好本职工作,误认为撰写教案就是认真备课。无论是书头教案(把讲的东西写在书上)、电子教案、文本教案,新教师们都写的比较认真、规范、详细。但是,在课堂上学生对新教师的讲课仍然没有兴趣,讲台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,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等,是学习成绩普遍下降。

所谓教案,就是授课过程与训练程序的备忘录。写教案只是上课的第一环节,只是眼、手、笔、纸的操作步骤,这样的文本教案只说明经历备课的证据。但是,如果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刻,就是心中无教材、无教法、无学生、只有自己唱“独角戏”。备课就是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学生等,因此,新教师备课,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,只有心中熟悉教材,才能掌握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的重点、难点;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,才能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,使课堂教学左右逢源,得心应手,生成新的教学智慧,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。换句话说,认真备课,要用心,课在心中;用脑思考,学生在心中,因此,备课不是简单的撰写。

二、教师讲过≠学生掌握

新教师讲课,首先是教学语言、导入、板书、提问、讲解及其组织管理技能等存在一定的障碍,比如,语言速度比较快,平铺直叙,对于重点知识、突破难点知识的教学环节,没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,使重点知识未理解和掌握。其次是新教师不太了解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心理特点,善于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学生,比如,这些问题很简单,已经讲过多次了,学生应该会做,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替代学生的思维能力,高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再次,新教师总是在课堂讲得多,学生训练机会太少,缺乏自身学习的成功体验,注重教师主导,忽视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。这些原因往往导致老师虽然讲过多次了,但是,学生不会做作业,那考试成绩自然就比较差了。

三、和谐友善≠自身软弱

新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教育理念要面向全体,尊重学生差异,尊重学生人格,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,跟学生和睦相处,使师生关系和谐,平等友爱。不对学生动怒,发脾气。教师真情付出,必然会获得学生的回报。

和谐友善不等于自身软弱。师生之间随和。即便原则问题,也要平等地交换意见,不闹意气,不存成见,切莫居高临下,杀气腾腾地压制地学生,那是自己水平不高的表现,很难达到目的,还损害自身形象。

教师跟学生和谐,就得克服“以我为中心”的思想。如果教师的见识主张和能力比较强,人际关系好,学生就可能会尊重你.如果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,又要搞“以我为中心”。既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,又有可能毁掉自己。

做到随和的人,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,宽宏大度的人,豁达潇洒的人。而胸怀狭窄的人,做不到这点。“难得糊涂”就妙在其中。

在日常工作、生活中,只有随和的人,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,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快乐。在随和中,我们可以拥有宽广的胸怀、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无以伦比的智慧。

但和谐友善,决不是没有教育教学原则。随和的人,首先是聪明的人,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;随和的人,是谦虚的人,他始终明白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的道理;随和的人,是宽宏大量的人,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摩擦时,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,他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对方;随和的人,是没有贪欲的人,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……

四、批评教育≠恶意训斥

批评,在教育学中是指对学生不良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。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,批评是让学生从所犯过失或错误行为中吸取教训。批评要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让学生明白道理,让学生心悦诚服,不要口服,心不服,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,遗留隐患。但是,新教师在批评学生时,常常对学生的错误或过失,动辄当众训斥,频繁告状于家长,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,侮辱学生人格,导致学生产生恐惧、反感甚至憎恨,使批评教育转化为恶意训斥。批评教育,应该冷静、沉重、机智和反思。深刻认识批评不是为了“挑毛病”,不应该采取恶意中伤的态度数落、训斥、讽刺和讽刺挖苦学生。因此,批评教育不等于恶意训斥,应该讲究批评艺术,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达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效果。

五、惩戒学生≠体罚学生

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,惩戒具有两层教育含义,“惩”即处罚;“戒”是警告,让人改正错误。这是惩戒教育行为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。体罚不属于处罚的范围,但是,所发生的地点、时机、对象和最终的效果,在很大程度上跟“处罚”的外形相似。“体罚或变相体罚”是对学生心身的一种伤害,这是教育不可取的。而惩戒则不同,惩戒不是打,不是辱骂,惩戒不等同于体罚。惩戒属于教育手段,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。因此,很多新教师常常把惩戒和体罚混为一谈,等同起来。我们的教育要把惩戒和体罚区分开来,它们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,而是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的心灵。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,教师应该有惩戒权利,也应该合理使用惩戒权利,但要主要惩戒的“尺度”和分量。

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新教师必需理解的不等式就是这些,相信老师在理解了这些不等式后,教孩子会教的更好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